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图片新闻
“假消费”里抽丝剥茧成神探 为民生中万千阳谋“真执行”
分享到:
作者:李蓓 张君 陈欢欢  发布时间:2019-12-24 11:26:49 打印 字号: | |


2019年12月3日,河东法院执行局干警在执行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时,为了让老百姓拿回“血汗钱”,排除万难寻找财产线索,以“数字执行、智慧执行”补足传统执行方式的短板,巧妙利用电子支付锁定经营人,最终顺利将“死案盘活”。

山穷水尽疑无路

周某以劳务合同纠纷为由将李某诉至河东法院,后法院判决李某给付周某劳务费13000元,李某未按期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,周某申请强制执行。执行过程中,执行干警经调查发现被执行人李某系个体工商户,曾经营小型浴室、旅馆等产业,但其因故正在某监狱羁押服刑,名下多处房产均被其他法院另案查封,且无其他可供执行财产。房产被多轮查封,残值不足;银行账户无存款可供执行;无车辆或其他动产可供执行;被执行人本人在狱中服刑……眼看申请执行人手中的生效判决将成为“一纸空文”,老百姓辛苦数月劳作得不到报酬,执行干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。

柳暗花明又一村

 

如何破局?本案承办人一边思索执行方向,一边驱车前往该被执行人作为个体工商户住所地走访调查,发现该场所正常营业,实际经营者系一名案外人,但仍沿用被执行人为经营者的营业执照。承办人以各种方式多次传唤该案外人到河东法院接受询问,其均以本案与其无关、与被执行人素不相识等为由拒不到院,由于没有证据证明该案外人与本案具有关联性,亦无法对其适用拘传等强制措施,刚燃起的破案曙光又暗淡下去。

一鼓作气,再未衰,三告捷

实干、倔强、不服输是河东法院执行局执行干警的通病!执行线索和方案从来都不是在坐在办公室等出来的,而是一次次实地奔波中、走访调查中挖出来的。承办人一句“走,回经营地再看看”,真的就撞见了转机。在该经营场所张贴有微信付款二维码,执行干警灵光一现,佯装扫码消费,发现该收款二维码对应的手机账号正是该案外人使用的手机。此时此刻,承办人有理有据的把“本案与其无关”“不认识被执行人”等一系列借口怼了回去,案外人哑口无言,接受传唤,到河东法院配合询问调查。经过承办人的辨法析理,案外人承认其与被执行人是朋友,一直在店面参与经营。在交谈中,承办人又摸清该案外人希望继续经营的心态,结合实际情况为其分析利害得失,使得案外人自愿承担本案债务,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,现场便给付申请人现金900元,并写下每月给付2000元直至债务清偿完毕的书面承诺。

一个“死案”被“办活了”,此时,没有鲜花,没有掌声,有的只是执行干警心理小小的自豪。“民生无小事”时刻装在每一个河东法院干警的心理,落在每一个干警的笔上、手中、脚下。



 
责任编辑:研究室